什么是心脑血管疾病
医院、医院心血管内科副主任医师肖春晖告诉记者,冬季因气候寒冷,室内室外温差变化较大,冷空气刺激,会使血管骤然收缩,导致管腔狭窄,血液流通受阻,引起心脑供血不足,从而引发心脑血管疾病。近来雾霾在众多城市弥漫,雾霾天气压低,人们容易烦躁,导致血压升高;雾霾中大量的有害物质也易引发心脑血管疾病。
肖春晖介绍,所谓心脑血管疾病就是心脏血管和脑血管的疾病统称,泛指由于高脂血症、血液黏稠、动脉粥样硬化、高血压等所导致的心脏、大脑及全身组织发生缺血性或出血性疾病。心脑血管疾病已成为危害我国国民健康的第一杀手,属于中老年人的常见病和多发病,并且近几年的发展呈年轻化趋势。
许多心脑血管病是由于动脉血管内壁脂质等沉积,并伴随动脉管壁增厚变硬、失去弹性和管腔缩小所致。由于在动脉内膜上积聚的脂质外观像小米粥样,所以也称作动脉粥样硬化。通俗地讲,就如同厨房的下水道,长期倾倒油脂丰厚的潲水,使下水管内壁有渣滓沉积,慢慢使得口径变小甚至不通。这种病变发生心脏冠状动脉则形成冠心病,可以出现心绞痛、心肌梗死以及急性死亡。如果病变发生在脑血管,则可能导致脑血管堵塞或者破裂,即脑血管意外,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中风”。中风分为缺血性脑中风和出血性脑中风。
口角歪斜、头昏、头痛、胸闷等提示可能是心脑血管疾病
肖春晖提醒,不同的心脑血管疾病症状不同,如患者说话时感到舌头“大”了、口角歪斜、单侧肢体无力,常常提示脑中风的发生;感到头昏、头痛往往提示有高血压;感到胸闷、胸痛甚至伴有出汗、濒死感等常提示心绞痛、心肌梗死;如果患者有活动后甚至静息时气喘,夜间有因为呼吸困难而憋醒,需要端坐起来才缓解,有的还伴有双下肢浮肿等,提示有心功能衰竭;经常感到心悸、心慌、自觉心跳很快或有心脏漏跳感,提示心律失常;如果活动后出现下肢局部疼痛、麻木或肌肉无力感,肢体停止运动后,症状又缓解,重复相同强度的运动又出现症状,休息后又可缓解,提示可能存在下肢动脉内由于粥样斑块形成引起管腔狭窄,又称为“间隙性跛行”。因此,一旦出现上述症状,需及时就医。
平衡心态、迈开腿、管住嘴,预防心脑血管病
据介绍,随着人口老龄化程度的增高,加之生活条件的改善,高脂高糖食物的经常摄入,使我国心脑血管疾病患者比例急剧上升,并出现低龄化趋势。每年的冬季,是心脑血管病发病的高峰期。肖春晖提醒,天冷更要注意预防心脑血管疾病,而保持平衡心态、适当运动、注意饮食搭配、积极控制血压、血糖、血脂可以有效预防心脑血管疾病。
预防心脑血管病的关键在于保持良好的心态。经常做到心态平稳可以使血流稳定,减少血管痉挛发生。情绪激动是心脑血管病的大忌,切忌急躁。冠心病、高血压患者尤其要放宽胸怀,不要让情绪起伏太大。
其次,心脑血管患者不是不能运动,而是要适当运动,以有氧锻炼为主,可帮助改善心血管功能,更好地控制血压、血糖、血脂,从而减少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冬季要等太阳升起、气温回升之后再去锻炼,可避免因寒冷刺激导致血压骤升、血管痉挛的发生。
心脑血管病在饮食方面应加强注意,要做到荤素菜合理搭配、少吃多餐。提倡地中海饮食,即以蔬菜水果、鱼类、五谷杂粮、豆类和橄榄油为主的饮食风格,可有效地保护心脑血管。
内蒙绿丝带
北京白癜风医院北京看白癜风最好医院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