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临床资料
选择年至年收入我科住院的脑血栓病人49例,其中男38例,女11例,年龄最大的79岁,最小的50岁,平均64岁,职业为干部和工人。患者均神志清楚,偏瘫痪,住院时间2个月左右恢复达到完全自理75%,部分自理25%。2典型病例患者,女,62岁,一工厂退休干部,因眩晕、左侧肢体瘫痪、言语不清一天于年4月15日入院。入院查体:血压/mmHg,神志清楚,精神不振,左侧口角歪斜,左上肢不能前伸上举、握拳,左下肢不能上抬、屈膝,口齿不利。住院诊断“脑血栓形成”。治疗原则:静卧、抗血栓、扩血管及支持疗法等。护理诊断:自理能力缺陷、语言交流障碍、肢体废用综合征、忧郁。护理措施:部分功能代偿护理、语言恢复训练、肢体被动与主动训练及心理支持疗法。经过以上2个月的治疗与护理,患者偏瘫症状明显改善,语言交流正常,生活自理恢复,于6月13日痊愈出院。3护理方法3.1确定随机分组方法,采用简单随机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20例,平均年龄63岁,实验组29例,平均64岁。
两组在性别、年龄、病情程度上无显著差异,具有可比性。3.2对照组采用传统性药疗加常规护理方法,而实验组采用药疗加计划康复护理方法,比较二者的康复效果。3.3编制康复护理计划内容。包括语言训练、肢体功能锻炼、翻身动作训练、心理康复等,采取医护人员、家属、患者共同参与的方法。3.4编制语言训练计划与方法。设置适宜的语言环境,训练时间安排在每天上午,每次不超过30分钟。从简单的字,循序渐进,逐步用词到整句的话去教患者说话,训练其语言功能,采用家庭治疗及个别治疗的方法。3.5制定防肢体废用综合症、肢体主动与被动训练计划3.5.1床上运动进行瘫侧肢体各部位被动运动,先按摩再对每一关节进行活动,练习抬头、翻身、坐起,为能下床行走创造条。3.5.2站立在床上达到自行坐稳后训练站立。站立由护士或家属协助,站立时间由短到长,达到站稳15分钟后开始迈步。3.5.3迈步迈步时护士或家属搀扶可用手协助其抬脚起步,在行走练习时防止摔倒。3.5.4瘫侧上肢功能的康复应从大关节被动活动到小关节被动活动,如抬臂、握拳、拾物等微细功能的锻炼。3.6制定对患者及家属相关知识及疾病转归宣传题纲及实施过程,使患者提高对疾病认知及对康复训练增强信心。3.7制定防并发症如沉降性肺炎、褥疮、便秘等护理计划。3.8效果评价生活完全自理:采用患者自评与互评相结合的方法。语言交流正常、患肢肌力达到3-4级,排便1-2次/日,无并发症。达到此标准的:对照组占63%;实验组占85%。生活部分自理:言语不清、患肢肌力为2级,排便0-1次/日。患者为此标准的对照组占37%,实验组占15%。由上可知患者功能均有改善,但实验组患者功能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表明药疗与康复护理相结合比传统的常规护理与药物治疗效果更明显。4护理体会血栓形成是指在颅内外供应脑部的动脉壁病变的基础上形成血栓,引起其供血范围内的梗塞性坏死,因而产后相应的神经症状和体征。故老年人患脑血管病中发病率高的是脑血栓。根据寻49例脑血栓患者进行语言及肢体功能训练分组观察的结果,我们体会到康复护理的重要性。脑血栓可致失语、心理障碍,因此运用心理护理用于临床实践是非常有效和必要的;腹部操可促进肺扩张,预防肺炎,另外刺激肠蠕动以及晨间冷饮开水对预防便秘的发生效果明显。综上所述,本人认为对于脑血栓患者采取康复护理,对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减少并发症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1]王跃钢.谈偏瘫病人的功能康复.中华护理杂志,,2.[2]龚经文,程本芳主编.内科护理学.第一版.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3
北京最佳白癜风医院白颠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