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风是中老年的常见病、多发病,是当今世界对人类危害最大的3种疾病之一,具有发病率高、死亡率高、致残率高、复发率高以及并发症多的“四高一多”特点。
近年来,由于诊疗水平的提高,中风的死亡率有所降低,但致残率仍居高不下,约80%的存活者尚有不同程度的功能障碍,即中风后遗症,给患者家庭和社会带来了沉重的负担。因此降低致残率,提高康复速度是目前治疗本病的当务之急。在现代医学中中风后遗症包括脑溢血,脑血栓形成,脑栓塞,脑血管痉挛以及蛛网膜下腔出血等病种,主要表现为肢体瘫痪,失语,口眼歪斜,吞咽困难,思维迟钝,联想困难,记忆减退,烦躁抑郁等。
中风后遗症中医称之为痿证,是以肢体筋脉弛缓、软弱无力,日久因不能随意运动而致肌肉萎缩的一种病症。四肢均可发病,临床上以下肢痿弱较为多见,故称“痿躄”。“痿”是肢体痿弱不用的意思,“躄”是指下肢软弱无力,不能步履。痿证病位在筋骨肌肉及肝、脾、肾三脏。此病多见于小儿,常出现在脊髓灰质炎或脑系发热后期,成人则常见于中风后遗症。
导致肢体痿软的原因很多,但概括起来不外虚实内外之分,其中以肝肾亏虚、脾胃虚弱、瘀血阻络较为常见。
艾条温和灸
取穴:中脘、神阙、关元、肩髃、曲池、环跳、阳陵泉、足三里。
中脘(胸骨下端和肚脐连接线中点)
中脘为胃之募穴又为六腑会穴,可以补气血,派六腑之浊秽,通畅六腑。
神阙(肚脐正中处)
神阙可调脏腑之气。
关元(位于脐下三寸处)
关元补虚强壮,强筋壮骨。
肩髃(在肩部,三角肌上,臂外展,或向前平伸时,当肩峰前下方凹陷处)
肩髃、曲池为阳明俞穴,“治痿独取阳明”,其可通经络,活气血。
曲池(屈肘成直角,当肘弯横纹尽头处)
环跳(在臀部,大转子与督脉腰俞之直线上近大转子侧1/3处陷中)
环跳、阳陵泉为足少阳经穴位,可以助阳明行气血,阳陵泉又为筋之会穴,可通调筋脉,令气血濡养筋脉。
阳陵泉(在小腿外侧,当腓骨头前下方凹陷处)
足三里(位于小腿外侧,犊鼻下3寸,犊鼻与解溪连线上)
足三里为足阳明合穴,阳明多气血,可补益气血,濡养筋脉。
艾灸方法:每穴灸10~15分钟,每日灸1次,10次为1疗程。
另外,患者也要注意进行四肢的功能锻炼,有助于及早康复。
北京治白癜风上那个医院白癜风皮肤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