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
至
-12-21
冬至了,意味着一年中最寒冷的时候即将到来,这一天,是日照最短的一天,所以也是阴气最盛、阳气最弱的一天,从冬至这一天开始,我国进入“数九寒天”,古时候,人们以“数九”的方法来打发时间,以缓解对天寒地冻产生的恐惧感。▲冬天是各种老毛病容易发作的季节。
▲各种咳嗽、哮喘、慢性支气管炎可能反复发病。
▲老年人或受过寒的人,还会受到关节炎、腰痛等折磨。
▲还有各种亚健康症状,往往在冬季加重,特别是阳虚的人更明显。
要想冬季过得舒服一些,同时不给下一年留下健康隐患,除了顺时进补之外,在三九天用艾灸或艾灸贴来保健也是自古以来行之有效的方法。
冬至三九贴知多少俗话说:“三九贴一贴,来年无病痛”。根据中医“天人相应”的理论,人体与自然界是一个有机统一的整体。冬至之后,人体内的阳气渐旺,如果此时以辛温散寒、活血通经、提振阳气的方法进行治疗,可以增强机体免疫功能,减少哮喘、过敏性鼻炎等冬季好发病的发生,也为来年的身体健康打下坚实的基础,达事半功倍之效。
冬至三九贴应注意哪些事项和疗程时间:▲每年三次为一小疗程,连续三年为一大疗程,作为调理保健可持续使用。
▲成人敷贴时间大约4-6小时,儿童敷贴时间大约30分钟到2小时,若感疼痛或烧灼不适可提前取下。
▲敷贴部位出现水泡乃正常现象,若水泡溃破可自行涂碘酒消毒。注意预防感染,若局部反应严重,医院处理。
▲另外,贴药当天不洗澡为宜。贴敷当天忌食海鲜、生冷、辛辣、油腻食品,注意保暖。
●饮食多温补,少吃寒凉●冬至是“冬令进补”的最佳时节,民谚素有“三九补一冬,来年无病痛,今年冬令补,明年可打虎”之说。
生姜黄芪炖羊肉▲羊肉可以抵御寒冷,还能修复胃黏膜,起到护胃的作用;
▲黄芪有益气温阳、调补脾胃的作用;
▲此汤可有效改善脾胃虚寒的症状,可驱寒暖身,健脾开胃。
材料:
生姜、黄芪各50克,羊肉克,食盐、水适量
做法:
1.将生姜、黄芪切块,羊肉洗去血渍斩成块,汆水后捞出备用,并撇去浮沫。
2.向锅中加入适量冷水,大火烧沸后,放入切好的羊肉生姜和黄芪。
3.改用文火炖大概2小时左右后,按自己的口味加入食盐等调味料,即可开锅上菜。
冬至怎少得了吃饺子?
俗话说“冬至饺子带喝汤,不怕身上起冻疮”。
饺子是“医圣”张仲景为治疗百姓耳朵冻伤发明的美食。
张仲景用驱寒活血的药材搅拌在肉馅里,用面皮包裹成耳朵的形状,热汤煮熟后施舍给冻伤的百姓吃,使老百姓能够痊愈,冬至吃饺子的习俗便保留下来了。
胡萝卜羊肉饺胡萝卜性温,历来就有“小人参”之称。而羊肉补气养血,温中暖肾。这款水饺适合气血不足、腰膝酸软、尿频的老年人;对于脾胃虚冷的人,以及女性经寒痛经的更为适合。德谦综合门诊部特聘请我市著名中医专家出诊,治疗各种内科常见病及疑难杂症:高血压、高血压肾病、肾病综合征、心脏病、糖尿病、咳喘病、心律失常、脑血栓后遗症、慢性咽炎、过敏性鼻炎、过敏性紫癜、顽固性失眠、焦虑抑郁症、更年期综合征等。
德谦门诊大力推出公益活动:“针”心送真情,凡第一次到院患者均可免费针灸治疗一次。针灸科治疗的疾病及症状举例如下:头痛、头晕、偏头痛、三叉神经痛、落枕、肩周炎、腰痛、四肢痛以及各种痛证,中风后遗症、脑梗塞、脑出血、脑外伤、脑肿瘤、脑瘫、精神发育迟缓等导致的运动功能障碍;面瘫、失眠、感冒、咳嗽、呕吐、腹痛、胃痛、阳痿、早泄、便秘、痛经、月经不调、小儿脑瘫、免疫力低下、注意力不集中、多动症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