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疾病病因
临床表现
疾病诊断
疾病治疗
疾病预防
饮食保健
疾病用药

入秋后,这6个信号,出现2个以上,小心血

入秋后,这6个信号,出现2个以上,小心血管堵塞,警惕脑血栓!

医生提醒,秋季,昼夜温差巨大,是心脑血管高发的季节,此时,一定要注意身体的“细微变化”,发现不对,最好就医检查。

尤其是,下面这几个信号,出现2个以上,要小心是脑血管堵塞,需高度警惕脑血栓,尽快检查。

1、血压异常,血压突然持续升高到/mmHg以上时,是发生脑血栓的前兆。血压突然降至80/50mmHg以下时,也是形成脑血栓的前兆。

2、剧烈头痛,或疼痛加重,可能还伴有恶心、耳鸣;

3、眩晕明显,突然感到天旋地转,站立不稳,抬脚费力,甚至摔倒在地上;

4、眼前蒙黑,突然一过性的眼前蒙黑,或一只眼睛视物不清,甚至有重影;

5、突然舌根发硬,舌头膨大,不能说话,或说话含糊不清;

6、吹不成口哨,无法正常发音,较为严重时,还会出现嘴歪或面瘫的症状。

7大因素诱发脑血栓,莫忽视

1、劳累过度或休息不好:

2、生活不规律;

3、受寒冷的刺激;

4、降压过度,切不可自己随便加大剂量;

5、高脂肪、高热量饮食;

6、嗜烟;

7、酗酒。

入秋后,预防脑血栓,喝好“三杯水"

第一杯:早起后,一杯30°温开水

夜间人体消化食物,需要消耗大量的水,早上醒来时体内水分就会很匮乏。

如果,早上饮水,能快速稀释血液,冲刷血管,预防血栓。

早起后,不论是否口渴,都要喝一杯ml30°左右的温水,可以冲淡血液,缓解血液黏稠的程度,保持体内血液循环顺畅。

第二杯:两餐直接,一杯荷叶苦丁茶

茶水,最好放在两餐之间喝,喝点代茶饮,可以给血管清清淤,预防血栓的形成。

自己动手做,用蒲公英叶、荷叶、小叶苦丁,按照2:1:1的比例,做成荷叶苦丁茶,热水冲泡代茶饮。

第三杯:晚睡前,一小杯白开水

睡前喝水,有助于降低血液黏稠度,使睡眠更加安稳。

一般建议,睡觉的前两个小时喝水比较合适,方便在睡前上厕所,减少起夜的烦恼,避免影响睡眠质量。

如果,是因为喝水后,造成的多次起夜,并且,还脸部水肿有眼袋,就要适当的调整喝水时间了。

最好是能在白天,就保证水分的摄入,当口渴的时候,说明身体是缺水的情况了。

入秋后,预防血栓,还要做“三动”

1、动手,转动手腕

刺激手腕部可以刺激到六条经脉,通过这些经脉,会将刺激传导到全身各处,促进气血运行、打通血管、舒活经络。

做法:两脚开立与肩同宽,或坐或站使上身正直,两手先侧平举,再慢慢立腕,可以是掌形,也可以是拳形;双手手腕同时由内往外转下,再由外往内转下。

建议:每转尽量周全圆满,缓缓转动。

0.1MB

2、动脚,踝泵练习

通过踝关节的运动,起到像泵一样的作用,增强下肢的血液循环,预防血栓的形成。

方法:躺着或者坐在床上不用动,大腿放松,双膝自然伸展,然后缓慢、但是用力的、在没有疼痛或者只有微微疼痛的限度之内,尽最大角度地勾脚尖(向上勾脚,让脚尖朝向自己)之后再向下踩(让脚尖向下)。

注意要在最大位置保持10秒左右,然后反复进行,在不引起疼痛的前提下不限次数,越多越好。

0.2MB

3、动腿,走路促循环

走路,既简单易行,强身效果又好,不论男女老少,皆宜!

走路能保持有氧代谢、增强心肺功能,促进全身从头到脚的血液循环,防止血脂在血管壁堆积,防止血栓形成。

所以,平时动动腿,走走路,促循环,防血栓,是不错的选择。

每天至少快走30分钟,直到身体发热、甚至微微发汗,就达到锻炼效果了。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sjmnc.com/jbzd/3996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