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疾病病因
临床表现
疾病诊断
疾病治疗
疾病预防
饮食保健
疾病用药

世界卒中日神经内科专家教你如何有效预

      

10月29日是第11个“世界卒中日”,今年的主题是“正视卒中,可防可治”。据了解,全国每年新发脑卒中约万人,65岁以下人群约占50%,呈年轻化趋势,且每年以13%的速率上升。

近日,医院神经内科主任陈胜利就脑卒中的预防、筛查、治疗和康复等话题,接受了记者的采访。

      专家支招

急性脑血管病又称脑卒中,俗称“中风”。它分为缺血性卒中和出血性卒中两大类。其中,如短暂性脑缺血发作、脑血栓形成、脑栓塞、动脉硬化性脑梗死、腔隙性脑梗死等,就属于缺血性卒中;而脑出血和蛛网膜下腔出血就属于出血性卒中。

医院神经内科主任、主任医师

陈胜利

      

正确干预可防可治

“脑卒中具有发病率高、死亡率高、致残率高、复发率高和治疗费用高等特点,但只要进行正确的干预,脑卒中是可防可治的。”陈胜利说。

据介绍,若能对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心脏病、吸烟饮酒、体重超重等六大危险因素进行早期干预,可大大降低脑卒中的发病率。比如,成功治疗高血压能减少40%的脑卒中风险。

如何有效预防脑卒中?陈胜利开出的“处方”简便实用——定期量血压;每年查血脂;保持好心态;不要太劳累;饮食要清淡,少食动物脂肪或高胆固醇食物;忌烟和限酒;不要过度用劲排便,以免血压突然增高;换季要注意防寒避暑,避免血压剧烈波动;站立、弯腰、起身或改变体位时,动作须缓慢;避免激烈运动或过度劳动。

      

重视筛查健康宣教

“预防脑卒中,重点是筛查和宣教。”陈胜利介绍说,对于低、中危患者,可采用中风风险卡、ESSEN量表、ABCD2评分等,进行风险筛查;对于高危患者,需通过颈动脉超声筛查、经颅多普勒超声检查、磁共振血管成像、磁共振血管斑块分析、层螺旋CT脑血管成像、全脑血管造影等进行筛查。

医院神经内科从5年开始就开展了筛查和健康宣教工作,并取得了突出的成绩。年被国家卫计委批准为重庆市首批“脑卒中筛选与防治基地”。同年,启动“重庆市脑卒中高危人群筛查和干预项目”。

10余年来,神经内科对万州区脑卒中高危人群共完成初筛余人次,建立完善的个人健康档案,网络直报筛查数据人次,其中高危人群人次。同时,强化健康教育,根据个体特点制定相应的生活指导,给予药物干预,其中例入院治疗,81例成功进行了脑血管介入手术。

      

及时治疗科学康复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具有急危重的特点,许多病人由于治疗不及时、方法不得当,延误了最佳治疗时间。

“目前最有效的脑卒中治疗方法有三种:超急性期血管再通治疗、早期康复治疗和持续康复治疗。超急性期血管再通治疗包括静脉溶栓、动脉溶栓及机械取栓,具有严格的时间窗限制。静脉溶栓在4.5小时以内,动脉再通手术在8小时以内,才能充分降低脑部损伤,减低致残程度。”陈胜利说。

据了解,神经内科建立了重庆市首家“卒中绿色急救通道”,从“现场救治”到“院内优先检查”,再到为脑梗死患者开展“动静脉溶栓、机械取栓治疗”,为脑出血患者开展“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整个过程可谓“千钧一发,争分夺秒”。

“脑卒中的治疗是争分夺秒,但其康复却是漫长地坚持。”陈胜利告诉记者,神经内科率先开展了卒中单元治疗模式,即联合康复医师、物理治疗师、语言治疗师、针灸推拿医师、专业护士、营养师、心理咨询专家等组成卒中单元,对每位患者进行系统、规范、全面、彻底地康复治疗,有效降低致残率和致死率。

相关链接

近50年的砥砺前行

神经内科成功迈入全国前列

医院神经内科创立于年,目前为国家卫计委“脑卒中筛选和防治基地”、“中国卒中中心联盟”成员。年,参加国家卫计委“脑

卒中二级预防诊疗优化项目”,年创建“脑科中心”。经过近50年的发展,神经内科成功迈入全国前列。

脑卒中的筛查、治疗和康复是神经内科的王牌专业。建立了脑血管疾病高危人群的完整筛查流程及个人健康档案;创新卒中单元治疗模式;建立了卒中绿色急救通道和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推广项目培训基地;开展了急诊动脉取栓、动脉溶栓、静脉溶栓治疗;开展了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各种介入检查及治疗。

科研和教学成果显著。年,医院合作开展了国家级科研项目——《缺血性卒中急性期血管内治疗技术研究》和《缺血性卒中急性期溶栓治疗改进体系建立》。年,医院主持的急性脑血管病血管内治疗的多中心临床研究。此外,学科还承担了省市级科研项目8项、区级科研项目17项,近5年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









































皮肤白癜风
北京白癜风去哪治疗好


转载请注明:http://www.sjmnc.com/jbyf/90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