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德”
徐徐袭古风,脉脉含乡情。
千年底蕴,积淀着厚重中实的乡贤文化,
一脉相承,凝聚成人皆向善的明礼之乡。
导语近年来,为创建全国县级文明城市,深入推进“四德工程”建设,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激发和凝聚全社会崇德向善的力量,徐福街道党工委、办事处大力开展“四德”先进人物评选活动,年经基层推荐好人线索,从中筛选以下孝老爱亲、助人为乐、见义勇为、诚实守信、敬业奉献等5类候选人,参加“徐福街道四德先进人物”评选。
人物介绍
孝老爱亲类1孙宏伟女,年出生,徐福街道乡城东村人。这位90后姑娘被称为徐福街道孝心姑娘。年父亲因患脑血栓导致肢体严重瘫痪,肺功能以及肾功能严重衰竭,为了照顾父亲,她辞去了工作,守在父亲身边,白天照顾父亲,傍晚在自己所住村镇市场做点小本生意,精心伺候父亲,直到年饱受病痛折磨的父亲去世。这位90后姑娘被称为徐福街道孝心姑娘。
2窦翠花女,年出生,徐福街道唐家村人。年,窦翠花的丈夫突发脑血栓失去劳动能力瘫痪在床,从此窦翠花就担起了照顾儿子读高中、上大学和照顾无劳动能力的丈夫的重任。她按时给丈夫做饭、按摩身体,夜里起来伺候丈夫大小便,7年来没有一夜睡过囫囵觉。
3霍士恕男,年出生,徐福街道霍家村人。他一个有着44年党龄的老党员,一个普普通通的村民几年前,身患重病的母亲在霍士恕陪伴和精心护理下安祥离世。妻子本就常年有病,又突发脑血栓,他毅然辞去工作一心一意照料妻子。
4王娜女,年出生,徐福街道乡城西村人。为了照顾患有心脏病、哮喘病、抑郁症的婆婆,她辞去了工作在家照顾婆婆。她执着挑起侍奉老人的重担,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扶婆婆上厕所大小便,给婆婆穿衣服,梳头、洗脸、端茶送水,她千方百计的让婆婆吃好住好,使婆婆生活的开心。
5焦美环女,年出生,徐福街道唐家村人。十二年前,前任丈夫不幸遇车祸去世。为了照顾年迈的公婆,她选择了留下。后来有幸遇到憨厚善良的现任丈夫,两人相敬如宾,一起扛起家庭责任,照顾三方老人。
6吴清华女,年出生,徐福街道乡城西村人。她是一名军嫂,08年夫妻二人结婚,丈夫便一直在淄博当兵。为了让丈夫在淄博安心服役、卫戍国家,她牺牲个人利益、成就家国大义,一个弱女子毅然挑起了伺候患有血栓公公、心脏病婆婆的重担、打理果园、照顾全家的重担。
7王丽荣 女,年出生,徐福街道赵盛村人。多年来,她勤俭持家、尊老爱幼、忙里忙外、任劳任怨、默默履行着一个家庭主妇应尽的责任和义务,用自己的爱心凝聚着整个家庭,为老人提供了一个舒适安逸的生活环境,为孩子营造了一个宽松、和谐的生活氛围。8单瑞芹女,年出生,徐福街道埠子后村人。嫁到夫家后与丈夫张连君一起承担起照顾近九十岁高龄的父母。平日里老人的吃喝拉撒、吃药打针的日常锁事都要照顾到,可单瑞芹从没有怨言,也不跟哥哥、姐姐们计较,默默的担负起照顾二老的起居生活。
9于新莲女,年出生,徐福街道孙家村人。为了照顾好婆母,每天早晨早早起床,第一件要做的事就是先去婆母家,给婆母洗脸、梳头,帮助穿好衣服,然后把屋内、院落打扫得干干净净,问长问短,让婆母开心,心情愉快,让老人不但有一个良好的环境,也要在心里感到温暖。
10张凤娟女,年出生,徐福街道北乡城村人。95岁高龄的婆婆从年以来就一直因病瘫痪在床,生活不能自理,十一年来,为了让夫家的兄弟姐妹们安心求学、工作,她承担起了照顾婆婆的一切,在家做起了全职儿媳妇。十年来,这个家庭里先后走出了一个博士、两个硕士,在当地成为美谈。
11吴秀珍女,年出生,徐福街道西南泊村人。今年71岁的吴秀珍年入党,是一位有着40年党龄的老党员,其二十年如一日照顾瘫痪在床丈夫的感人事迹,深受街坊邻居的赞扬,在丈夫患病的20多年里,坚持为老伴按摩,按时擦洗身体,定时翻身,精心照料,从来没生褥疮。
12王衍君女,年出生,徐福街道后田村人。年3月,丈夫突发脑出血,术后未能康复,几乎成了植物人。自丈夫成为植物人以来,她已经“铁”了心,照顾他一辈子。她不离不弃悉心照顾,演绎着属于他们自己的爱情、亲情神话。
13于忠范男,年出生,徐福街道草泊村人。照顾患有精神病的妻子长达30多年,一直守在妻子身边,陪伴妻子,为妻子做饭、洗衣,独自把两个儿子拉扯大。年大儿子在上班途中遭遇车祸做了开颅手术,生活不能自理,于忠范承担起了同时照顾妻子和儿子的重担。
14刘淑华女,年出生,徐福街道柳海村人。丈夫因糖尿病并发症双目失明,不离不弃任劳任怨照顾丈夫二十多年。她一手拉扯三个儿子成家立业,三个儿子成家后,三个儿媳因工作繁忙,三个小家庭吃饭问题全由婆婆刘淑华负责,和媳妇之间从未红过脸。
15李明莉女,年出生,徐福街道东王村人。丈夫因车祸瘫痪在床上,她尽心照顾,为了不让他精神上受到刺激,和他讲笑话,分散他的注意力,不让他胡思乱想。由于丈夫吞咽有困难,每顿都要将食物变成流食,用针管打到胃里,定时为他擦洗、翻身、按摩。
16姜军祥男,年出生,徐福街道洼西村人。姜军祥是一名转业军人,父母二人均已七十高龄,母亲身体欠佳,常年有病吃药,姜军祥总是跑前跑后,负担医药费,姜军祥总是和妻子商量,不要老人负担一分钱,本人全额负担,二位老人医疗保险,全部个人替老人交齐。
17张延华女,年出生,徐福街道洼西村人。好儿媳张延华的婆婆已八十多岁,常年有病吃药,张延华总是第一时间买来药品送到婆婆跟前精心伺候,所花医药费自己交拿,老人的医疗保险费也全部自己交。逢年过节把婆婆叫到家中做上可口的饭菜,孝敬老人,婆婆十分知足。
18孙爱红女,年出生,徐福街道洼东村人。婆母患心脏病、糖尿病,公爸因病手术后留下后遣症,整个家庭生活重担都由她一人承担,她边看护孙子,边护理有病的公婆,一天到晚忙得不可开交,护理老人起居,提高老人生活质量,都是从吃喝拉撒一些锁事做起,她做到在点滴小事中献孝心。
19张颜女,年出生,徐福街道洼南村人。她和婆婆公公的关系非常好,融洽相处,默默的为这个家,任劳任怨的奉献着,虽然婆媳两人年龄差距很大,婆媳两一直和睦相处,从未因为生活琐事红过脸,在她的心中一直信奉:丈夫的父母亲人就是自己的父母亲人,她是这样想的,也正是这样做的。
20王贵生男,年出生,徐福街道南王村人。自年老父亲去逝后,一直担负着照顾、伺候年迈老母亲的义务,至今已经整整二十年了。在这二十年里,王贵生同志努力尽到了一个当儿的孝道。如今,老人已经岁高龄,生活得非常愉快、非常开心。这也是二十多年来儿子的孝贤,使老人才有了今天的高寿。
21夏士伟男,年出生,徐福小学教师。八十多岁的老父亲患病住院期间,他在旁喂食、洗漱、换衣、按摩精心伺候,遇到老人家心情不好,乱发脾气,我好言安慰,不恼不怒,直到老人出院。节假日他必定赶回老家探望两位老人,问寒问暖,谈心逗乐,并捎给二老足够的生活费用。
22林艳女,年出生,徐福中学教师。公公去世后,留下抑郁有病的婆婆,丈夫经常出差,孩子又小,这个家大部分的重担责无旁贷的落在她的肩上,婆婆生病爱发脾气,什么也不想干,她总得乐呵呵的做她喜欢吃的饭菜,过年过节添新衣,讨她高兴,看病买药都是她的事儿。
23孟雪红女,年出生,徐福中学教师。在工作中,尽职尽责,三只讲台,孕育了桃李满天下。在生活上,始终是“孝”字当先,“爱”字装心,十几年如一日的艰辛付出,以拳拳之心、眷眷之情无怨无悔的侍奉着公婆及父母。尽自己所能诠释着一个儿媳、女儿、母亲的责任。
注:助人为乐、见义勇为、诚实守信、敬业奉献等4类候选人,请见投票二区!
投票说明
1、投票范围为徐福街道党工委、办事处公布的孝老爱亲、助人为乐、见义勇为、诚实守信、敬业奉献等5类候选人。
2、每张选票所选候选人不超过10人,多于视为无效票。
3、严禁采取技术性手段刷票舞弊,一经查实,将取消候选人入选资格。
4、投票时间:即日起截止10月03日2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