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程一,医生单纯地从生物学角度思考,建议她做心电图、ct、造影,但最终可能发现患者均属正常于是医生说,我用最先进的技术帮你摘掉了冠心病的帽子但结果是,病人的疾苦没有解决,没必要的检查还给她带来一生的癌症风险
大家可能不愿正视这样一个非常冷酷的事实——各种利益链的存在,最终伤害的是患者利益和公众健康,这是我不能忍受的!
我们也不能忽视,目前传统的医学模式很容易让医生产生“科学主义”、“技术至上”的观念和生物技术崇拜举个例子,一个经常胸闷、心悸的年轻女性,医生对她的诊断可能出现两个流程:
胡大一:是的我看到的情况是,很多医生认为放支架是治按摩治疗脑血栓疗一些心脏病的最好方法,很多病人也是这么想的,不放支架他还不放心医患双方都对技术存在过度崇拜现在有少数医院,不是按病人需要和具体病情进行体检,而是看病人能付多少费用,然后就像打包一样,给你介绍各种“档次”的检查其实在医学领域,便宜是有好货的,关键是看病人适合什么
另外,“过度治疗”与医疗体制的趋利性有关现在很多医院攀比毛收入,如果一家医院买了ct机、造影机,他们就会想,这台机器必须要用,多少年内要收回成本科室和医生的奖金也直接和开出的药品和检查单挂钩如果医生不能完成医院分派的“指标”,会被扣奖金
再比如心脏支架,一种是两三千元的金属裸支架,还有一种是上万元的药物支架这两种支架各有利弊,不同人、不同脑血栓形成原因病症应选择不同的支架在美国,20%~30%的比例是使用金属裸支架,在德国和瑞典,金属裸支架使用比例为50%左右但中国的情况是,大家一窝蜂地、近100%地使用药物支架因为医生可能说,便宜没好货为这个问题,我多次提出要改革,但还是很难解决厂家卖两三千元的支架,利润空间小,贵的支架利润空间大医院也是一样,卖贵的支架,从医院到科室到个人,都能得到更多经济利益
中国青年报:有人提出,“过度治疗”还与普通民众盲目信赖技术有关,这也让一些医生感到有压力,如果有高端技术不用,很难获得病人信任
所以,“看病贵”问题不仅是医疗费用高的问题,过分依赖技术、对病人进行“过度治疗”也会推高医疗费用我们应该热爱技术,但绝不能盲目崇拜技术
流程二,如果医轻度脑血栓症状生经过了培训,不但会考虑病人得病的生物因素,还会考虑心理和社会因素等,可能就会打开视野、跳出怪圈他也许会发现她没有冠心病的家族史,也没有其他危险因素,得冠心病的几率极小那么,这种症状很可能是由焦虑、惊恐引起的如果他拿量表给病人测量,再多交谈几次,可能也会给病人摘掉冠心病的帽子,并开一些治疗心理疾病的药物这样,患者免掉了很多成本高、有创伤的检查,而且感到很温馨,实现了“医患和谐”,还治好了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