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9日是第十一个“世界卒中日”,主题为“ 每到秋冬季节,都是心脑血管疾病的高发季节。大量临床统计资料表明,七成以上的中风病例发生在秋末和冬季,因而中风在医学界也有“秋冬季神经科的流行病”一说。脑中风发病为何“青睐”秋冬季?专家认为,一是秋冬时节气温气流等气象要素变化剧烈,气温偏低,人体受到寒冷刺激后,会导致交感神经兴奋,全身毛细血管收缩,使心、脑负荷加重引起血压升高,脑部缺血缺氧加速了血栓的形成。二是秋冬时节气候干燥,人体消耗水分多,容易造成体内缺水。缺水后,血液黏稠,血流减慢,还会因血容量不足造成缺血性脑中风。三是老年人对外界环境变化适应性差,也很容易成为脑中风的诱发因素。
不管原因多么复杂,引起中风的危险因素始终离不开“七高”,即高血压、高胆固醇、高血糖、高体重、高脂血症、高尿酸、高胰岛素抵抗。作为脑血管病的易发人群——老年人一定要重视防治这些诱发中风的因素,特别要重视高血压的防治。
上医治未病不是个口号,而如何阻止高危人群变成卒中患者非常重要,卒中的预防比治疗更重要。
认识卒中的致病因素脑卒中的致病危险因素主要包括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房颤、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如酗酒、吸烟、睡眠不足、缺乏运动等。
预防比早期治疗更重要,预防就是针对个体不同的危险因素,早期识别及早干预,尤其是几种危险因素。
1.高血压 高血压是首发脑卒中且已明确的独立危险因素。所有类型的高血压,包括单纯性收缩期或舒张期高血压或者两者都增高,均能增加脑卒中发病的危险性。有文献报告对高血压患者随访18年,发现血压超过/95nnHg者发展成为脑血管疾病比正常血压者高7倍;不论年龄和性别,高血压与脑血管疾病均有密切关系;随机对照试验的汇总分析显示,舒张压平均降低6mmHg可使卒中下降42%。循证医学荟萃证实目标降压可以有效地降低脑中风发生率。2.糖尿病 糖尿病是缺血性脑卒中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而且不受年龄和性别的限制。临床上反复发作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10%~30%患有糖尿病。缺血性脑卒中死亡患者中,糖尿病是非糖尿病患者的2倍以上。脑梗塞不论发生在50岁以内或50岁以上,伴有糖尿病者,其发生率均显著增高。3.血脂异常 高脂血症是动脉硬化和缺血性脑卒中的危险因素,调脂治疗观念的更新,他汀类药延长生命的良好作用为动脉硬化和卒中的防治揭开了崭新的一页。人们认识到限制热能是降低血脂和载脂蛋白的重要方面,低密度脂蛋白增高是动脉硬化首要可控制的危险因素,降低低密度脂蛋白是治疗的首要目标,血脂防治建议将低密度脂蛋白2.6mmol/L定为目标值。调脂热点转移的同时重视了升高高密度脂蛋白水平,以及控制其他危险因素同样给临床带来益处。此外,在人群呈明显偏态分布的血清脂蛋白a,是由遗传因素决定的一种富含胆固醇与低密度脂蛋白相似且更易氧化,对动脉损害更严重的独立脂蛋白,其含量增高促进动脉硬化及血栓形成,所以是脑卒中的重要危险因素。
4.血小板聚集 血小板聚集性增高是脑卒中又一个危险因素,为动脉硬化和高血压患者血小板聚集性增高时,常发生一过性脑缺血或脑血栓形成。因而抗血小板药物或抗血栓治疗能有效预防脑缺血,改善临床症状。常用药物、双密达莫、氯吡格雷、华法令等。
5.性激素失调 神经流行病学研究结果表明,老年急性脑梗死存在着性激素失调。绝经后女性卒中发生率明显增高,经雌激素替代治疗后,卒中相对危险及死亡率明显下降,显示了雌激素在卒中防治中的重要作用。
6.规律生活,计划饮食,加强锻炼。 生活规律,戒烟、限酒及体力活动,是预防脑卒中的重要环节。体力活动的最低目标3~4天,每天活动30分钟,同时要控制体重。 戒烟,戒烟可减少50%的脑卒中危险。 国际脑卒中大会强调代谢综合征是脑卒中独立危险因素,一个中年人的生活方式很难改变,但是改变不良生活方式对预防脑卒中极为重要、低盐、低动物脂肪、低胆固醇和戒烟等有益于脑卒中一级预防,饮食要求每日5道水果或蔬菜(三餐有蔬菜、两餐有水果)。
防卒中要牢记“8D”1.Detection。发现,识别卒中的症状和体征。早发现卒中有一个FAST评估方法,如图。
2.Dispatch。拨打急救电话。医院求医的时间。时间就是大脑,静脉溶栓时间最好在3小时内。
3.Delivery。转运,迅速运输,医院。
4.Door。进有资质、有条件、医院。
5.Data。数据,急诊评估,迅速进行实验室和CT检查。
6.Decision。选定治疗策略。
7.Drug。用药,给予适当的药物和其他干预措施如溶栓,尽早开通血管,尽最大可能挽救神经元。溶栓治疗开通血管、恢复血流、减小梗死面积,患者有可能痊愈。
8.Dispositon。安置,及时收入卒中单元、重症监护室或转诊,视病情需要,考虑药物以外的治疗,如血管内治疗,包括机械取栓、球囊扩张、支架置入、搭桥等,为病人寻找出路。
皮肤病白癜风北京哪里看白癜风看的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