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疾病病因
临床表现
疾病诊断
疾病治疗
疾病预防
饮食保健
疾病用药

健康科普警惕突发脑卒中的帮凶房颤

心房颤动简称房颤(AF)是最常见的持续性心律失常,保守估计,我国目前已有心房颤动患者约万,并且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发展,这个数据在不断增加。脑卒中更是房颤患者的噩梦,持续性房颤患者5年内脑卒中发生率高达20%。因此,我国房颤的防治任重而道远。

什么是房颤?

房颤是心房因为各种原因导致的心脏电活动紊乱,房颤时心房激动的频率达~次/分,心跳频率往往快而且不规则,有时候可达~次/分,不仅比正常人心跳快得多,而且绝对不整齐,心房失去有效的收缩功能,心脏射血量也减少1/4以上。

房颤的表现

房颤的表现多样

1.心率不快时有些人可无症状。

2.多数人会有心悸和胸部不适,感到心跳、心脏跳动紊乱或心跳加快,体力疲乏或者劳累;心前区疼痛、压迫感或者不舒服。

3.部分患者会出现眩晕,头晕眼花甚至昏倒。

4.气短,在轻度体力活动或者休息时感呼吸困难。

5.房颤最严重的表现是突发脑梗塞,也叫中风,某种意义上说,无症状性房颤可能比有症状的房颤更危险,因为无症状就不会及时治疗,那么发生中风或者心衰的可能性就比较大,不少患者都是发生脑梗塞以后才发现房颤的,造成了很大的遗憾,一些患者可能因此死亡。

房颤的常见病因

如下多种病因可以引起房颤,积极控制这些病因可以延缓或避免房颤的发生。

房颤的危害

主要因为房颤对心脏功能的影响和房颤易发生重要器官血栓栓塞有关。

房颤的治疗

房颤的治疗强调长期综合管理,在治疗原发病和诱发因素的基础上,积极预防血栓栓塞、尽量恢复正常窦性心律和控制心室率是房颤治疗的基本原则。

药物转复因为不同药物和个体差异不同而差异巨大,长期维持较困难,各类药物均有一定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和至恶性心律失常发生可能,因此临床选择慎重。

导管消融治疗房颤是近10多年得到发展的技术。它是通过血管穿刺将消融电极送入心脏内,对引起房颤的病变进行破坏,达到治疗的目的,总体上来说是安全、微创的介入治疗。但令人遗憾的是,目前治疗的效果不是特别令人满意。一般阵发性房颤做一次手术的成功率在高水平的中心可以达到80%左右,但持续性房颤可能在60%左右。随着医疗器械的发展进步,房颤射频消融术有可能取得更高的成功率。

左心耳封堵术是近些年来开展的一种新的预防房颤血栓栓塞的技术,是通过封堵器封堵心脏左心耳来预防房颤时左心耳内血栓的形成,从而大大降低房颤患者由于血栓栓塞引发长期残疾或者死亡的风险。另外,左心耳封堵可以消除患者对长期口服抗凝药物的依赖性,为房颤患者的治疗提供更合适的治疗方法。左心耳封堵术已经被多个中心证实可以有效降低房颤患者血栓发生风险,并且其卒中预防作用与华法林相比可以额外降低出血风险是房颤患者抗凝治疗的最佳替代方式,目前正被国内外多家心脏中心大力推广。

房颤治疗的误区

1.我的房颤没有任何症状,因此不需要治疗。房颤的症状受心率快慢的影响,且有很大的个体差异性,但临床上相当一部分房颤患者症状不明显,这部分患者往往忽视了疾病的及时治疗,但房颤的持续存在依然给他们的健康带来极大的潜在危害。会导致患者总死亡率增加、心脏逐渐扩大和心力衰竭及脑血栓发生率增加。特别是脑血栓形成是房颤最大的危害,因此医学上称房颤为“沉默的健康杀手”。因此房颤患者无论有医院行系统检查评估房颤的危险分层,由专科医生指导下一步的治疗。

2.我的阵发性房颤发作不很频繁,过几年等更厉害了再治疗不迟。绝大多数房颤无自愈倾向,阵发性房颤患者发作次数会逐年增多,发作时间会延长,有些发作频繁或转为持续房颤的患者会导致心房进一步扩大而使后续治疗的难度加大,且房颤的发作逐渐增多会使脑血栓风险加大,因此现代医学认为房颤患者尽早就医接受正规接受治疗才能贻误病情。

3.房颤服用了阿司匹林就可以了,不用抗凝或者更积极治疗。阿司匹林是抗血小板聚集药物,对于CHA2DS2-VASc评分≥2的房颤血栓形成无预防作用,因此建议房颤患者,不要简单地认为服了药就可以了,还是应该在全面的心医院的心血管内科专科治疗。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sjmnc.com/jbbx/4066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