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疾病病因
临床表现
疾病诊断
疾病治疗
疾病预防
饮食保健
疾病用药

奇妙的中医身体发出这些警报,当心中风

(医院与39健康网共同制作)

急性脑血管病,又称卒中,俗称“中风”“脑中风”,已经成为我国居民健康的头号杀手。天气寒冷,中风高发,如何预防及治疗?中医如何治疗中风脑中风主要分为出血性脑中风(脑出血或蛛网膜下腔出血)和缺血性脑中风(脑梗塞、脑血栓形成)两大类。出血性脑中风发生于脑血管破裂,血液渗入脑室,造成颅内高压,危及生命,治疗时必须找到出血原因,如蛛网膜下腔出血往往是由动脉瘤破裂所引起,对因治疗在于解决动脉瘤。这时中医所发挥的作用为对症治疗,如患者出现头痛、恶心、呕吐或血压升高时可采用针灸等方法进行缓解。出现缺血性脑中风,第一时间的治疗手段就是溶栓,静脉溶栓是目前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最有效的治疗方法之一,发作后3-4.5小时内给予积极的溶栓治疗,可显著改善患者预后。另一个有效的治疗方法就是取栓。当然这些治疗手段的前提都是越快越好,如果发病超过6小时,无法溶栓或取栓,可选择治疗手段相对来说则非常有限。这时中医药可发挥独特的优势,其中针灸疗法通过有效刺激穴位,让血液慢慢恢复流畅,帮助患者控制中风的危害性,大大减少后遗症,当出现一侧偏瘫、失语,使用头针刺激百会、四神聪等穴位可达到较好效果。另外,运用补气、活血的中药在降低颅内压、减轻脑水肿、促进血肿吸收等方面均有明显的效果,可明显降低患者的致残率。中风有哪些先兆

中风的先兆有很多,多数中风都在夜间发生,一种情况是早晨时人体从睡觉到清醒状态,交感神经兴奋带来血压升高、心率增快,导致中风出现。另一种情况是夜间时血压偏低或血流速度缓慢而造成中风。夜间中风发生前并无明显征兆,这类患者有可能在前几天便出现血压异常,或有心脑血管疾病患者停服、忘服抗血小板药物以及老年人喝水量少等因素都可引发中风危险。而发生于白天的中风多是由于交感神经的兴奋,如突然情绪激动。一般情况下中风都伴有头晕、眼花、肢体麻木、腿脚不利等症状,但根据这些症状进行判断其实并不可靠。所以需要强调的是,对于有心脑血管疾病危险因素的人来说,一旦出现任何异常情况,如头痛、头晕、心慌、胸闷、疲乏肢体麻木尤其是单侧肢体无力时,医院急诊就诊,设在急诊的绿色通道可为急危重症患者提供快捷高效的服务,避免错过最佳治疗时间。

安宫牛黄丸能不能防中风?戳视频了解~

编辑器医生名片

丁邦晗

医院急诊大科主任教授主任中医师博士研究生导师临床医学博士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急症教研室主任。中国中医科学院中青年名中医。年支援武汉医务人员。

发表学术论文70余篇,主编《慢性病养生指导》系列专著2部,副主编专著5部,参编教材5部,主持编写《急性心肌梗死中医临床诊疗指南》《医院急诊科医疗质量管理和控制指标体系专家共识》。主持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7项,参加国家十一五支撑计划项目3项;年“荣耀医者-科普影响力奖”获得者,获全国性表彰2次,省部级奖奖励4项。

通讯员:孔抒帆

编辑器简介《奇妙的中医》系39健康网与医院联袂打造的一档高品质中医视音频栏目,这里有精彩绝伦的医案、有神奇精妙的本草、也有简单实用的养生药膳,多位中医大师亲临坐镇,妙语连珠,趣解5000年的“中医奇妙之处“。

-END-

-拉臭臭难怎么办呀-

执行编辑:杨晓雁

责编:宋莉萍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点赞+在看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sjmnc.com/jbbx/402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