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疾病病因
临床表现
疾病诊断
疾病治疗
疾病预防
饮食保健
疾病用药

黑里河镇大山里的ldquo夕阳红r

预计~年,我国将成为深度人口老龄化国家。当你老了,将面临的问题:病痛、孤独、失落、受骗......在大山深处有这样一所敬老院。丽日、蓝天,大山、小院。他们就这样酣畅淋漓的欢笑着,舞动着,温暖的秋阳静静洒在开放的花朵上,灿烂的笑容从容绽放在老人们沧桑的笑脸上。外面的世界喧嚣如流,这里的日子岁月静好。这是一群平均年龄超过75岁的老人,他们身上或多或少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生理或心理障碍,然而他们那至纯至真的笑容却瞬间感动了我们这些来自正常世界的人们。带给老人们欢乐的这位领头人叫赵存琴,一位退了休返聘到敬老院任院长的57岁中年女性,在大山深处的这所小院里,她已经陪伴老人们度过了18个年头。18年里,我们一时无法知道她对老人都付出了什么,但是只从她对老人的称呼“男孩儿、女孩儿”一个细节,我们知道这是一个视老人为孩子一样的爱心院长。疫情期间,离家只有几里地的她,72天没回过家。活动了一阵,老人们明显有是些疲惫了,每天上午准时一次的牛奶发放时间就到了。看到老人们自觉的去洗手、排队、等候发放,我们很是惊讶老人们的卫生习惯和自觉意识,要知道,这是一群从传统生活中过来的老人且是一群智障老人。赵存琴告诉我们,他们就是像管理幼儿园的孩子一样一点一点的教每一个来到这里的老人开始新生活的。看着老人们拿着牛奶,互相监督着、比着赛喝的孩子一般天真气,我们对这所默默生存在大山里的敬老院肃然起敬。这所敬老院目前推行的是严格的封闭化管理,直到现在,他们还在延续疫情期间测体温、预约探视的规定,连我们进院采访也是严格履行程序进来的。十几年来,敬老院从来没发生过病情传染情况。在这里老人们已经习惯了这种服务——喝牛奶、吃水果、饭前都要洗手、排队,晚上睡前还要洗脚。在院子里,我们看到了各处都张贴有不同的规范指示。走进老人们的屋里,更是耳目一新,虽然是土炕,一尘不染,行李叠的四棱见线,物品摆放整整齐齐,虽然是老人的房间,且大多数身体有病,屋子里没有一点异味,空气里散发着淡淡的皂香和窗外秋天里飘来的植物成熟的味道。这里是位于宁城县最西部的一家敬老院——黑里河镇敬老院,也是全县14家公办敬老院中唯一一家至今住平房、睡土炕、烧柴取暖的养老院。然而,简陋的日子却被他们过成了诗一样的生活。用文明点亮老人们的生活,用热情温暖老人们的晚年,用规范服务提升老人们的幸福指数,这就是他们的办院宗旨。生活在这里的六十名院民,不仅被温馨呵护着,更有一种居家做主人的主人翁意识。

采访中,一位老人无论开展什么活动,始终坐在院门口的一把椅子上,工作人员告诉我们,他也是院长,管理院子的“院长”。

赵存琴开玩笑的说,敬老院的院民中许多人都是院里的“官儿”,有管宿舍的舍长,有管厕所的所长,还有院民互助小组的组长。人性化的管理,让老人们真正在这里找到了家的感觉,更找到了属于他们的诗和远方。

看着老人们或在线条的世界里释放着内心的色彩,或把他们的作品还有生活照片贴在墙上,在明媚的阳光下或顽皮或天真的看着我们憨笑,那一瞬间我觉得有泪要流下来……

这是一群没有儿女、没有家庭、没有天伦之乐的老人,当他们的生命由茁壮又走回到了脆弱无助的孩提状态时,是党的敬老爱老政策安抚了他们的晚年,更是一届又一届工作在这里的工作人员们给了他们亲人般的呵护。在这里,每个老人都有一段故事。75岁的孙占山老人,刚进院时体重只有九十多斤,敬老院规范的生活和良好的营养膳食搭配,让老人体重一下增到了近二百斤,院长赵存琴就带着老人减肥,我们见到时,老人已经减下去七八斤。七年前,为了老人的身体健康和敬老院的消防安全,全院发起了戒烟行动。九十三岁于占江老人是一个抽了一辈子烟的大烟袋,竟然在敬老院神奇般的戒了烟。65岁的杨凤林,进院时是抬着进来的,脑血栓后遗症让他生活不能自理,如今,健康的生活方式和有效的康复锻炼,不仅让他行动自理、吃饭自理,而且还成了院里的活跃分子......这是一家有着38年建院历史的敬老院,在一届又一届工作人员们的努力下,有大约多名老人在这里温暖的走完了他们人生的最后一程。如今,这所大山里的敬老院已经达到了星级化的服务水平。两次来院采访,都赶上院民的午饭,第一次是炖肉,这一次是中秋节刚过,院民们每个人的碗里都有一个熥月饼,赵存琴说,中秋节那天老人们每人都吃了三个月饼,怕糖分过高又怕老人烧心,不敢让他们多吃,但老人们吵着要吃,今天就熥了给老人们吃。在这里院民们生活膳食营养搭配,每天一个鸡蛋、一袋牛奶、一次水果发放,每周一次炖肉,半个月一次饺子,每月一次集体生日,逢年过节都是十二个菜成席上酒。本来是一顿普普通通的午餐,看得我们却热泪盈眶,一位盲人,夹不上菜,旁边的院民就不时为他夹菜,一对双胞胎兄弟,手牵着手坐在一起,哥哥为弟弟夹菜......生活的沧桑,已经让他们忘记了许多人生过往,唯有爱和亲情永远生长在心底。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这是一个夕阳渐晚的世界,在这个世界里,这些曾被生活冷落的老人们,如今,在党的敬老爱老阳光普照下,他们的失去,都以另外一种方式得到了补偿,他们曾经有过的每一场心碎,都有人帮他们一片片拾起,拼凑到如初,以另外一种方式幸福归来。记者:项晓晖罗贵东

编审/丛国华

新媒体编辑/林天歌

声明:转载请注明来源“宁城县融媒体中心”

转载请注明:http://www.sjmnc.com/jbbx/394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