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几天
不少德州人的朋友圈里出现这样一组照片:
“老大爷带患病老伴卖花生”
据了解,老大爷的老伴患有脑血栓
可是家里没人照顾她
老大爷不得已,一边卖花生,一边照顾老伴
希望路过东地路与文化路交叉路口的市民
能够停下脚步买袋花生
好让老两口早点回家!!
一张花生摊位照片
朋友圈激起千层浪
12月4日上午,本报记者来到花生摊前,此时围在摊前已经有七八位市民。由于当日天气较冷,大爷担心老伴身体吃不消,便准备好了食物放在老伴床边,让她在家休息,自己一人出门。
老大爷一边乐呵呵地招呼大家,“先尝尝,沙土铁锅炒的花生,香着咧”,一边往已经称好付钱的袋子里又多捧了一把花生。与大爷一起忙碌的还有附近的居民姜大姐,因常来买花生,和大爷已经十分熟悉,见今天花生摊生意好,担心大爷一个人忙活不过来,一直在这里帮忙装袋子、挑拣花生。她介绍,大爷是个实在人,在这摆摊三年多了,每天都来。
七旬夫妇相互照顾
卖花生撑起温暖的家
老大爷说自己全名叫翟连众,今年75岁,老伴李秀兰今年76岁,老两口老家是夏津县苏留庄人,家中有四十多亩沙土地,全家人靠种植花生为生。4年前,翟大爷因颈椎出问题来德州看病,在后魏租了一处房子,定居在这里。
做完颈椎手术后,老两口开始着急生计,两人都已年过七旬,种了一辈子地,能想到的也只有卖花生一条路。于是,翟大爷不顾病重,重回地头种起花生。因身体不适,不能长时间站在地里,只能趴在地上打理。将花生收回家后,在铁锅沙土中翻炒,相比机械化翻炒的花生米,这种老工艺的炒花生更香。虽说苦点累点,却也让老两口找到了一条维持生计的路子,日子过得还算舒心。
然而好景不长,年,李大娘突患脑血栓,花去了不少治疗费用,治愈后也丧失了劳动和说话能力,且每月仍需要不少药物维持。为了照顾老伴也为了挣医药费,翟大爷带着患病老伴,支起了花生摊。
“早上三点起来炒花生,八点出摊,每天炒一百多斤,卖完就回家。”翟大爷说,多数情况下,自己走到哪里都会带着老伴,中午给老伴在路边买些吃的,为了省钱,即便是寒风刺骨的冬天,翟大爷仍然没舍得买一只保温杯,午饭是一顿凉水和炒花生米。翟大爷说,之所以咬牙坚持,是为了不给儿女添负担,除非万不得已,会一直坚持下去。
市民多买袋花生
老两口就能早一点回家
翟大爷说,目前老伴的脑血栓较前年已有所好转,意识清醒时,两个人还会分头行动,翟大爷在这里卖花生,老伴在阳光花园路口卖鲜花,因为丧失说话能力,只能对前来买花的市民伸手指比划价格。
虽然日子过得苦,翟大爷觉得,他和老伴还能走动路,出动摊,已经是很值得欣慰的事了。他每天来到摊位前,忙碌一天下来,再接着老伴回家做饭,给她讲讲笑话,一起算算收入多少,苦中总有快乐。
现场声音
市民张先生:朋友圈假消息太多了,第一次看到这条消息不确定真假,特意先过来看看再转发,很庆幸这次是真的。我已经转发了现场照片,实名将这条消息转发希望更多人看到,也希望今后朋友圈,还是多一些这样真实又温暖的转发。
市民刘女士:看到老人挺心酸的,这么大年纪而且身体还不好,每天出来卖花生养活自己和老伴。子女也许有自己生活的难处,但是也确实让人反思,怎样去保障这些没有养老金、没有生活来源和积蓄的老人们的养老问题。
市民赵女士:我是开发区赶过来的,虽然买的花生不多,但也是一份心意,希望用自己的一点力量让老人感到温暖。希望社会上更多有爱心的企业和市民,一起帮帮老人。
老人每天早上八点左右出摊
生花生5元/斤
炒花生分别为6元/斤、7元/斤
每天卖完斤左右回家
希望路过东地路与文化路路口的市民
请您停下来!
买老人一袋花生
让他在寒冷的冬日早一刻回家!
"超萌亲子照"征集令来自马达加斯加的圣诞大使们已入驻必胜客,
奇幻圣诞纷享趴欢乐开趴啦!
必胜客标志外观像小屋(hut)
由卡尼兄弟俩在大学时代创办
产品“丰俭由人”
从比萨、意面、焗饭、扒类等主菜,
到餐前小吃、沙拉、甜品及饮料,
应有尽有!
DUANG,这里是个神奇的地方!
又能上逼格,装情调
还有...
享不尽的奇幻圣诞新品!!
酥皮芝心海陆双尊披萨
玫瑰风味马卡龙拿铁
圣诞小食拼盘
有没有看得食指大动?
还有一个更加重磅的好消息:
德州必胜客福利大放送!
总计0元的现金券+马达加斯加玩偶
等!你!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