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疾病病因
临床表现
疾病诊断
疾病治疗
疾病预防
饮食保健
疾病用药

院士国医名师为宜春中医药产业发展把脉

  6月12日,“院士国医名师宜春行”活动启动仪式在宜春文化艺术中心艺术剧院举行。(记者刘继刚摄)

  6月12日,由宜春市人民政府和中国工程院医药卫生学部联合主办的“院士国医名师宜春行”活动在宜春文化艺术中心大剧院启动,来自全国中医药领域的20余名院士、国医大师、名老中医、中医药专家相聚宜春,把脉宜春中医药产业发展。

  中国工程院院士、副院长樊代明说,宜春有丰饶的自然物产、丰厚的人文历史、丰富的医药资源,对宜春中医药产业的发展很是乐观。中医药产业是宜春传统优势产业,有药不到樟树不齐、药不过樟树不灵的说法。中医药是中华民族的瑰宝,过去很发达,一度转为劣势,现在也有优势。人是整体的,中医、西医要同时进步、发展。现代医学的发展,在带来医学进步的同时,也对医学造成了患者成了器官、心理与躯体分离、医疗护理配合不佳、西医中医相互抵触,重治疗轻预防等不利因素。因此,医学需要整合,整合医学是全科医学、转化医学、互补医学及循证医学中精髓的组合,这是它的最大特点,讲究天、地、人的融合和谐。宜春具有深厚的人文历史,有天时、地利、人和的优势,是实践整合医学的好地方。

  谈到对宜春中医药产业发展有何看法时,樊院士说,与东部发达地区相比,宜春的中医药产业还有一定的差距,主要是医术有所欠缺。这就需要大力引进、培养中医药人才,政策机制要灵活,不仅要专医,还要专药。就是不仅要种植中药材,还要加工好、利用好。此外,不能把污染的东西引进来。要把宜春建成养生保健基地,形成人来到宜春才美、事做到宜春才成的经济社会效应。

人物档案:

  樊代明,年生。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现任中国工程院副院长、第四军医院院长、肿瘤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国家药物临床试验机构主任、中国抗癌协会副理事长、亚太消化学会副主席、世界消化学会常务理事兼科学计划委员会主席,曾任第四军医大学校长、中华消化学会主任委员、年世界消化病大会主席。他长期从事消化系疾病的临床与基础研究工作,是消化病学专家,并致力于医学发展的宏观战略研究,尤其在整合医学方面,具有独到见解,樊院士带领的研究团队曾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中医科学院常务副院长黄璐琦以一流的专业视角、先进的发展理念和尖端的科研成果,为宜春的市民带来一场《认识中医药与健康》的思想盛宴。 

  黄璐琦说,樟树的中医资源丰富,现在宜春市又在大力发展中医药产业,要从四个方面做大做强宜春的中医药产业:借助新一代的信息技术打造樟树新的中医药平台,借助品牌优势,充分利用网上交易平台创建新的交易模式;要进一步做大做强中医药龙头企业;要通过创新谋发展,龙头企业的品种要创新,加大拳头产品的技术含量;要引进高端技术人才等等。

人物档案:

  黄璐琦院士,中药资源与分子生药专家,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现任中国中医科学院常务副院长,首席研究员,中药资源中心主任,中国药学会副理事长,曾任国家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黄院长提出并发展了“分子生药学”和道地药材形成的理论;建立了珍稀濒危常用中药资源五种保护模式和中药材鉴别新方法,使分子鉴别方法首次收载于国家药典;先后负责国家级和部局级课题几十项,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论文余篇,获国家发明专利24项。凭借在中药资源保护与研究这一领域中取得的突出成绩,黄璐琦院士所带领的团队入选了科技部年重点领域科技创新团队。

  王琦国医大师认为,现在的年轻人对中医在本质上其实并不陌生,比如华佗和李时珍,这些著名的医学家在年轻人的头脑里就是一种文化形态所存在,不过现在人一生病就用抗生素找西医,这种情况会觉得效果更好与中医没有区别,但是我们要明白什么叫自然疗法,让生病的人自然的痊愈以及如何养生保健,让自己少生病少吃药少打针,这样不管谁都会明白这种维护生命的方法理念是新颖的,所以年轻人还是要多增强自己的文化知识,来铺垫民族文化的自信,感受中华民族创造医学的骄傲与荣耀。

  樟树作为中国的药都,这种文化已经有上千年的历史,很多人都觉得越是民族就越是世界的。王老师却不这么认为,他觉得越是民族的不一定的就是世界的,越是民族的就必须跟上时代走才能是世界的。樟树的药都文化从古至今,以种植药材的方法来说,如果还是以农民的那种方法来施肥洒农药是肯定不行的,还有比如炮制的技艺还是用硫磺来熏也是不可取的。要跟上时代的步伐,不让中药被虫蛀,不让中药随着时间起变化,怎么来运输和保存,这就要用现在科学的方法让袋内的中药与空气隔绝,这样就能更好的保存中药。我们常说要安全用药绿色用药,老祖宗好的传统和技艺可以保留下来,但是走到如今,中医也要注重转型。

  王老师对宜春的中医药产业充满希望。他认为,需要宜春和外部的资源整合和驱动,这样乙醇的中医药产业才会得到更快的发展。

人物档案:

  王琦国医大师,年2月生,江苏高邮人,国家级重点学科中医基础理论学科带头人,现任北京中医药大学博士生导师、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术委员会委员、中医体质与生殖医学研究中心主任,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有突出贡献专家,国家人事部、卫生部、中医药管理局遴选的全国第二、三批五百名著名老中医之一。先后获各种奖项16项,主编《中医男科学》、《王琦男科学》、《中医体质学》、《中国腹诊》、《中医藏象学》等医学专著40余部,发表论文余篇,培养博士后、博士生、硕士生、学术经验继承人共23名。多次应邀赴亚、欧、美洲等国家、地区讲学。中央电视台“东方之子”、《人民日报》、《新华社》等海内外50多家新闻媒体对其作了报道。

  中国工程院院士、天津中医院名誉院长、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石学敏说:“在市委、市政府的   石学敏院士建议,在医疗卫生事业发展方面,宜春要加大力度,如人才培养计划、人选、时间、目的、并送国、内外进修。医院或者诊所的建设上,能够有足够的资金投入。在医药研究方面,尤其是中药的研究方面,宜春要利用好产业优势这个资源,增强创新能力,着力在新产品研发、中医药会展等方面狠下功夫,打造中医药发展的新模式、新业态,做出人们更需要、更好的药,真正叫响“中国药都”品牌。

人物档案:

  石学敏中国工程院院士、天津中医院名誉院长、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中国针灸学会高级顾问,天津市针灸学会名誉会长,是国家有突出贡献专家。年获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年获香港求是科技基金会杰出科技成就奖,年当选第二届“国医大师”。石院士创立“醒脑开窍”针刺法,开辟了中风病治疗新途径。80年代初创建的“针刺手法量学”的学术概念,填补了针灸学发展的空白,并广泛应用于多种疑难杂症的治疗中,石院士先后发明了“脑血栓片”、“丹芪偏瘫胶囊”等药品,结合“醒脑开窍”针刺法针药并用,创立了“中风单元”疗法。

  中国工程院院士、天津药物研究院药理学专家刘昌孝建议:

  一是在整个药材资源的充分利用上,把樟树药都资源用好,做到“创新、传承、合作、共赢”。

  二是对药材采用过程进行实时监控,从源头溯源,到饮片、成药,医院、病人身上,必须要有溯源体系。光有药材还不行,只有政府科学指导,出台科学的管理办法并合理投入,教育部门、产业部门创新,药学整合,才能更好发展。

  三是中药的自制产业要转变为成药深加工,档次上需要进一步提高完善。比如在有了好的规划后,把握自己的优势,把国家的需求与地方的需求结合起来;在产品的选择上,樟树的药材交易应考虑以哪些大品种为主的主打产品;后续整个产业链的管理也要跟上。

  刘院士希望,宜春通过种、产、学、研、医相结合,樟树的医药产业能达到千亿目标,宜春中医药的发展也更上一层楼。

人物档案:

  刘昌孝先生是药理学、药代动力学家,现任天津药物研究院释药技术与药代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曾任中国药理学会药物代谢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年获国务院津贴,年获得香港紫荆花医学成就奖,年获得全国劳动模范称号,年获得国际药代学会(ISSX)特别贡献奖。刘院士是我国该交叉学科的带头人和开拓者之一,于年建立第一个药代实验室,年率先将药代学科用于新药评价,年出版了第一本药代动力学专著。在已鉴定的药代程序中提出模型优化和数据批处理方案,使之应用遍及国内数百家单位,被国内外多篇论文所采用或引用。

  国医大师伍炳彩说,方剂的使用应该在中医理论的指导下,通过望、闻、问、切四诊才能够达到预期的效果,这是传统的中医辨证论治,也是当前江西中医的最大特点。

  伍炳彩认为,江西中医如果用一个字来形容那就是“纯”。“江西的中医老前辈特别强调正统的辩证观,就是现在江西的中医学者也仍然很重视传统的望、闻、问、切这种全面、系统的诊断,这在全国都比较独特。”伍老说,江西中医符合中医理论,而江西的中医基础也比较扎实。江西的中医发展较早,年江西出版的《江西中医药》杂志是新中国创办最早的中医药杂志,医院医院。“总的来说江西中医发展的很不错,在全国来说我们的中医传承较为正统,而宜春中医正是这其中的佼佼者。”

  伍炳彩指出,宜春中医发展也面临中医难学、基层人才匮乏、临床疗效提效慢等全国普遍性问题。”在“把脉”宜春中医过程中,伍老明确指出当前宜春中医发展胡弊端。他说,中医追求疗效,任何医疗行为如果脱离了临床疗效都是空中楼阁,而中医现在越来越重视这一点,尤其是对于年轻中医的培养中,这一点宜春仍要加强。“中医丢不得,但需结合临床、随时代而进。”宜春中医要取得长足发展,就必须在前人基础上传承,同时不断变革创新。“只有不断在传承的基础上不断创新,宜春中医才能有更广阔的前景。”

人物档案:

  伍炳彩,江西吉安人。江西中医学院金匮教研室主任,主任中医师,江西中医药大学二级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曾任中医临床基础学科组组长。年获国务院特殊津贴,年被确定为国家级名中医,年评选为“国医大师”。

  叶祖光研究员说,中医药配方颗粒应用前景广阔,医院、患者、厂家及监管层的多方利益需求,同时生产、临床应用、医保等政策由严到松,未来在需求和政策双重作用下,中药配方颗粒未来几年有望迎来快速增长。宜春中医药产业优势明显,中医药资源丰富,希望宜春中医药企业能深入领会国家相关方针政策精神,紧跟行业发展潮流,充分利用现有自身优势,做好中医药产品的研发、推广工作,提早做好产业布局,为中医药产业的蓬勃发展打下坚实基础。宜春中医药企业要大胆走出去,和沿海发达地区的药厂及知名中医药学专家教授构建立起战略合作关系,有效地吸收对方先进管理模式和科技理念;同时,还要和国内知名科研单位加强合作,引进先进人才,做到“产学研”相结合,从而一步步实现推进产业发展壮大的目的。

论坛现场掌声雷动

  (综合)

▍编辑:熊瑛 胡志宏;编审:辛冬妹

如果您有好的新闻、线索想与我们分享,欢迎联系我们。

投稿邮箱:jxycxww

sina.cn

赞赏

长按







































鐧界櫆椋庤鎬庝箞娌荤枟
鍖椾含娌荤枟鐧界櫆椋庢墜鏈灏戦挶


转载请注明:http://www.sjmnc.com/jbbx/148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