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疾病病因
临床表现
疾病诊断
疾病治疗
疾病预防
饮食保健
疾病用药

奥琳德养生热中风是怎么回事

                                        

中风也叫脑卒中。分为两种类型:缺血性脑卒中和出血性脑卒中。中风是中医学对急性脑血管疾病的统称。它是以猝然昏倒,不省人事,伴发口角歪斜、语言不利而出现半身不遂为主要症状的一类疾病。由于本病发病率高、死亡率高、致残率高、复发率高以及并发症多的特点,所以医学界把它同冠心病、癌症并列为威胁人类健康的三大疾病之一。

1

热中风发生的机理

当气温在32℃以上,特别是相对湿度在70%-80%时,体温的调节主要靠汗液的蒸发来散热,人体每天要排出毫升或更多的汗水。虽然对人体防暑有益,但血液循环要比平时高5倍的血流量才能实现,这对老年人或高血压、心脏病人可谓勉为其难。额外的血液循环负荷,不仅会使血压进一步升高,有发生出血性脑中风的危险,而且当水分补充不足时,还会因血容量不足和血液黏稠而诱发缺血性脑中风。

与此同时,由于高温散热的需要,血流向外周皮肤分配,造成大脑血流量的锐减,这对心血管调节功能不良及因脑动脉硬化原本供血不足的病人,将进一步加剧大脑的缺血,从而诱发脑梗塞。高温酷热易使人心情烦躁,情绪变化较大,引起血压波动,继而诱发中风。

2

夏季老年人为什么会热中风?

现在患有高血压、糖尿病的病人一般都很注意日常的服药,但家里人往往会忽视一些生活上的细节,比如夏天开空调就是一个很典型的例子。本来就有慢性病的老人家若长时间呆在温度较低的空调房里,一旦出外活动就很容易中风。室内外温差过大,血管舒缩调节动能紊乱,导致血管痉挛,就会中风。

热天中风病人明显增加除了空调原因外,与出汗多、体液减少、循环血量减少、血液粘稠度增高也有关系。这其中,高血压、肥胖、血脂异常、糖尿病、血管硬化的高龄患者属于高危人群。另外,气压低使空气中含氧量降低,会造成缺氧而诱发脑血栓和脑出血。

炎热的夏季,人体出汗较多,而老年人体内水分比年轻人要少,加上生理反应迟钝,所以在夏天最容易脱水,脱水会使血液黏稠,这对患有高血压、高血脂症或其他心脑血管病的中老年人来说,无异于火上浇油,发生热中风的几率自然增高。

3

老年人如何预防热中风?

1、盛夏期间,家中老人最好有人陪伴。2、当气温超过33℃,要特别警惕中风先兆。3、如果天气本不太热,老人突然自觉很烦热,或突然出现一闪而过的头痛、眩晕或半身麻木酸软、频频打哈欠等,一定要及时就医。4、不渴时也常喝水,且应饮温开水。5、劳逸结合,即确保有充足的睡眠,并增加1小时午休。6、运动方面可选择在早晨或傍晚进行散步、太极拳等运动。7、注意精神的调养,保持神清气和、心情愉快、安闲自乐。8、外出活动时应避开高温时段,并做好戴凉帽或打晴雨伞等防晒措施。9、空调室内温度不要低于26℃,房间要定期开窗通风换气。10、多吃些具有祛暑益气、生津止渴作用的食材,如莲子、百合、、银耳等。11、经常检测血压、血糖等。

“热中风”的说法是有科学依据的:统计资料显示,一年四季,有两个中风高峰期,即气温在0℃以下的隆冬和在32℃以上的盛夏。

尽管中风发病急,难以预测,但发病前会出现一些早期信号。当发现自己或身边人突然出现肢体无力、握物不灵、口齿不清、口嘴歪斜等运动障碍;口舌麻木、肢体麻木、听力下降、视力下降甚至失明等感觉障碍;头晕头痛持续加重,伴有呕吐,或性情发生较大的改变等中风先兆情况时,要及时就诊,越早越好。

此项资料由郑州奥琳德健康科技根据信息资料整理,不尽之处大家还可以参考其他医学典籍。









































白颠病初期
北京治疗白癜风定点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sjmnc.com/jbbx/126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