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过中年,身体的大部分器官都开始走“下坡路”,其中,脑血栓更是常见的中老年“杀手”,有着吓人的“四高特点”:高发病率、高死亡率、高复发率、高致残率。患者轻则偏瘫,重则失去生命。
所以,一定要注意脑血栓的10个前兆!
脑血栓10大“暗号”
1.流口水
突然说话不利索或流口水。
专家说:“对于原本就有高血压、糖尿病等脑血栓危险因素的老年人来讲,经常流口水很可能是脑血栓的先兆。”
2.突发性眩晕
眩晕是脑血栓前兆中极为常见的症状,可发生在任何时段,尤以清晨起床时最常见。此外,在疲劳、洗澡后也易发生。
特别是高血压患者,若1天至2天反复出现5次以上眩晕,发生脑出血或脑梗死的危险性将增加。
3.突发性剧烈头痛
突然发生剧烈头痛且伴有抽搐,近期有头部外伤史且伴有昏迷、嗜睡,头痛的性质、部位、分布等发生了突然变化,因咳嗽用力而加重头痛,头痛剧烈且在夜间痛醒者易发脑血栓。
4.哈欠连连
80%患缺血性脑血栓病者,发病前5天至10天会出现哈欠连连的现象。
5.视物模糊
表现为短暂性视力障碍或视野缺损,多在1小时内自行恢复。
6.步态异常
步履蹒跚、走路无力是偏瘫的先兆症状之一。如果老年人的步态突然发生变化,并伴有肢体麻木无力,则是发生脑血管病的前兆,比如脑血栓。
7.剃刀落地
指自己持刀刮胡子时,头转向一侧,突然感觉手臂无力致剃刀落地,1分钟至2分钟后完全恢复。
这是由于转头扭颈时,引起已经硬化的颈动脉扭曲加重狭窄,导致颅脑供血不足所致。
8.血压异常
血压突然升高到/mmHg以上时,是发生脑血栓的前兆;血压突然降至80/50mmHg以下时,是脑血栓形成的前兆。
9.偏侧麻瘫
偏侧麻瘫即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严格说来,这已是最轻型中风。据追访观察,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后3年至5年,半数以上的人会发生缺血性脑中风。
10.高血压病人鼻出血
这是值得注意的一种危险信号。若高血压病人数次大量鼻出血,再加上眼底出血、血尿,半年内可能发生脑血栓。
除上述先兆症状外,呛咳、吞咽困难、突然出现半身麻木、嗜睡、耳鸣等也是脑血栓的前兆表现。
脑血栓按摩哪些穴位和部位利于康复?
脑血栓病人度过急性期后,就进入了康复锻炼阶段。
这时,病人除了要坚持服用抗血栓形成、抗动脉硬化,活血化瘀芳香开窍的针对病因的口服用药治疗外:
要通过一定方式的运动锻炼
促进瘫痪、有障碍肢体的功能恢复,防止瘫痪肢体、有障碍肢体的挛缩,能对抗和放松痉挛肌肉,防止肌腱韧带挛缩,维持关节活动度等作用,能有效预防肩痛等各种并发症的发生,并使病人以积极的态度对待疾病,改善病人的精神状态。
脑血栓在家可以进行的有效的功能康复主要采用的方式有按摩、由别人帮助的被动运动和病人自己参与的主动运动。
各种手法的患侧按摩治疗是外周感觉输入的一种形式,如按摩康复法。
脑血栓按摩一般每次局部按摩10—15分钟,全身按摩不超过30分钟,有一定效果。
按摩的部位有足心、腿部,及肢体活动不方便的部位。
艾灸:上肢取肩井、肩贞、肩骨禺、曲池、尺泽、手三里、外关、鱼际、合谷穴;
艾灸:腰及下肢取肾俞、环跳、委中、承山、太溪、昆仑、足三里、阳陵泉、伏兔。
每次按摩时可于下肢各取3~5个穴位,用手掌侧鱼际和中指、环指、小指掌侧背部附于治疗部位上,并紧贴治疗部位,以腕关节为轴心的屈伸动作与前臂的旋转运动相结合,用滚、揉、按、推、摩、捏、掐、搓等手法,在治疗部位上作持续不断地有节奏地前后来回边按边滚动。
凡出现以上征兆之一者,都应及早检查、早防早治。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