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发性高血压即高血压病,是指以血压升高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种疾病,约占高血压患者的95%。
患者躲在40-50岁发病,早期患者可无症状,可能在体检时发现。少数有头痛、头晕眼花、心悸及肢体麻木等症状。晚期高血压可在上述症状加重的基础上引起心脑肾等器官的病变及相应症状,以致发生动脉硬化、脑血管意外、肾脏病,并易伴发冠心病。临床上只排除继发性高血压,才可诊断为高血压病。高血压患者除服用降压药外,配以穴位按摩会起到很好的疗效。
头部按摩
有效穴位百会、天柱、人迎、天鼎、桥弓等,降压点、神门、心、肾上腺、皮质下等穴位(见上图)
按摩手法
1按摩百会穴50次,力度适中,以胀痛为宜。
2按揉颈部的天柱、人迎、天鼎各50-次,力度以酸痛为宜。
3用拇指指腹向下直推桥弓,先左后右,各10-20次。
4用双手食指和拇指指端螺纹面着力,相对掐揉或捏揉两耳图中穴位;或分别按压耳穴3分钟,频率为每分钟75次,力度以柔和为主。
手部按摩
有效穴位关冲、少冲、劳宫、合谷、大陵、神门、太渊等穴(见上图)。
按摩手法点揉或按揉劳宫、合谷、神门、少冲、关冲、太渊等穴位各50-次,力度适中。
手部有效反射区肾、肾上腺、肝、大脑、颈椎、胸腺淋巴结、内耳迷路、血压区等。
按摩手法
1在肾上腺、肾、心、大脑反射区上按揉50-次。
2在内耳迷路反射区由内向外推压50-次,力度适中。
3在血压区、颈椎反射区刮压50-次。
足部按摩
有效穴位涌泉、太溪、照海、太白等穴位(见上图)。
按摩手法
1用力点揉涌泉穴50-次,力稍重,以酸痛为宜。
2单指按揉太溪、照海、太白30-50次,力度适中。
足部有效反射区肾、肝、肾上腺、大脑、垂体、颈项、腹腔神经从、心、血压点等。
按摩手法
1单指扣拳,在肾上腺、肾、心、大脑反射区上按揉50-次。
2在血压点、垂体反射区上点按50-次,力度以酸痛为宜。
3双指扣拳,在腹腔神经从反射区处刮压50-次。
躯干部按摩
有效穴位背部的心俞、脾俞、命门、肾俞、气海俞、关元俞,胸腹部的膻中、中脘、神阙、天枢、气海、关元穴等(见上图)。
按摩手法
1按揉背部的心俞、脾俞、命门、肾俞、气海俞、关元俞各50-次。
2按压胸腹部的膻中、中脘、天枢、神阙、气海、关元穴等各50-次。
生活注意
1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戒烟酒,饮食清淡。
2高血压患者洗澡时需要十分注意,特别是秋冬寒冷的季节,在温度很低的浴室脱光衣服,一下子进入高达42摄氏度的热水中,有时血压会突然升高50毫米汞柱。洗浴后多发生脑血栓等事故,原因就在于此。室内温度以22摄氏度为好。先用热水敷撒身体后再洗,因为温水有缓解神经兴奋、降低血压的效果。
3多使用降血压的食物,如苹果、柑橘,含有大量的钾和食物纤维;动物肝脏含有丰富的胆碱成分,能制造出乙烯胆碱,对降血压很有效;多饮用牛奶,牛奶中的蛋白质可是血管变得柔韧,防止动脉硬化,同时含有的氨基酸对降低血压很有作用。
来源:中国中医药报
赞赏